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聚焦!揭秘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背后的西农大咖!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6-10

万众瞩目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就要开幕啦!

杨凌作为6大分会场之一

以“农耕文明、农业科技”为主题

聚集陕西农村多种庆丰收元素

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

展现着庆丰收的喜庆和农耕文化的魅力

提升群众振兴乡村的信心

下面小西带大家看看活动流程吧!





中国农民丰收节更不离不开这样一群人

他们黑发积霜织日月,投身科研铸春秋


  我们有赵洪璋先生、周尧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扎根杨凌,心怀社稷,也有王辉、吉万全、昝林森等新时代科学家爱国奋斗,建功立业,为农民增产创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默默奉献,贡献西农的智慧和力量……



小麦

吉万全教授


  自1988年以来, 一直从事小麦远缘杂交与分子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在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方面,获得了普通小麦稳定自交结实缺体系统20个, 该项研究达世界先进水平。利用远缘杂交,将滨麦、山羊草、长穗偃麦草等外源种属的抗条锈病、抗白粉病等优良基因聚合到小麦亲本中,获得了一批高产、兼抗条锈病、抗白粉病或抗赤霉病的小麦新种质;开展抗条锈病、抗白粉病、抗蚜虫、优质基因的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及其转基因育种研究,获得了一批与抗条锈病基因、抗白粉病基因、抗蚜虫基因、优质基因的分子标记。

  在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方面,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西农509(国审)、西农511(国审)、西农529(国审)、西农519(省审)、陕麦159(省审)、陕麦150(省审)和远丰175(省审)等优质强筋、抗病新品种,在黄淮麦区推广3000多万亩。尤其是西农511, 在2016年赤霉病大流行、2017年条锈病大流行、2018年倒春寒大发生中,抗(耐)性表现突出,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种业界的普遍关注。


“西农511”长势喜人


吉万全教授介绍“西农511”选育情况



玉米

薛吉全教授


  薛吉全,陕西武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遗传育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及省部科研项目10多项。现为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陕西杨凌分中心、农业部西北旱区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陕西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第四届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成员等职务。在《作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3本。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等奖1项(第3完成人),省级科学技术1等奖3项(分别为第1.2.3完成人),省级2等奖3项(第1完成人)。主持构建的陕A群、陕B群2个杂种优势群体已在陕西、河南、河北、内蒙、甘肃、四川和新疆等7个省区30个单位进行10轮的优化升级和多点联合改良,在国内率先走出一条玉米种质协同创新的新途径。

  主持选育的陕单8806、陕单606、陕单609、陕单616, 陕单618,陕单636,陕单6 19,陕单620和陕单650等10个玉米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其中陕单609于201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陕单609实现了连续3年在同一地块亩产突破并稳定在1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 (分别为1402.2、1409.2和1420.0公斤),促进了陕西省玉米品种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实现了陕西十年来玉米育种的新突破。

  早熟耐密高产宜机收的玉米新品种陕单636于2017年 通过陕西省玉米品种审定, 成为陕西第一个审定适于籽粒直接机械收获的玉米品种。

  作为陕西玉米首席专家,进行玉米高产高效技术创新与集成,与陕西省及有关市、县、乡农技部门合作,促进了陕西玉米从高产潜力挖潜,玉米高产高效到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为全国玉米生产树立了示范样板。

薛吉全教授(右四)向专家们介绍

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情况


薛吉全(左四)等专家

在查看刚收获的玉米籽粒




昝林森教授


  昝林森,男,1963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人大代表。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现代牛业生物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

  参加工作30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地方黄牛肉用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育种工作,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科技计划项目(课题)40余项,主持完成的8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18件、软件著作权26件,出版教材著作20余部,发表论文学术论文35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多篇),编制国家标准3项、省部标准40余项。创新性地开展了中国黄牛群体进化历史和适应性研究,构建了中国黄牛全基因组遗传变异数据库,为我国地方黄牛遗传改良以及肉牛新品种(系)培育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深入揭示了秦川牛遗传背景和种质特性,筛选出影响秦川牛主要经济性状重要功能基因73个,鉴定有效分子标记204个,其中40个标记在秦川牛上属首次发现;研究建立了肉牛分子细胞工程育种技术体系,突破了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选种难度大、育种效率低等制约瓶颈,选育出秦川牛肉用新品系1个,筛选优势杂交组合3个,并实现了全产业链开发。指导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龙头企业8个,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先后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全国黄牛选育改良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工作者”、“中国畜牧行业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十大杰出青年”、“陕西省三五人才”等,曾获第七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及第五届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以及CCTV2007年三农人物奉献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人物奖等。2006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6年荣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18年4月被中国发明协会授予“当代发明家”称号。


昝林森教授对秦川牛进行外貌评定


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育种核心群


秦川牛肉用新品系育种基础群



畜禽

王晶钰教授


  王晶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系,系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理事;陕西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是陕西省著名畜禽传染病防控专家。

  近年来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NS1蛋白致鸡输卵管上皮细胞病变作用的分子机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牛羊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项目子课题,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肉鸡健康养殖及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省“13115” 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奶牛常见重大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超大规模蛋鸡安全养殖疾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校岐山肉鸡试验站项目,校卓讯物联肉品安全实验室项目,主持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奶牛轮状病毒VP7基因的克隆和ELISA快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 等5项课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4A11等项目子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油菜

董振生教授


  董振生教授先后主持选育并通过省级、国家审定的油菜品种有:陕油8号、成油1号、秦研211、西农18、甘杂1号、陕油6号、白杂1号、陕油9号、陕油10号、陕油28号等。其中,“陕油28”是董振生教授率领专家团队历时8年培育出的一个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含油量高、抗倒、抗病性强、成熟期一致性好等特点,更为突出的是该品种适宜机械化种植和收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油菜生产中存在的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董振生教授先后主持了甘蓝型油菜无微粉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研究及其杂交种选育;白菜型油菜杂交种白杂1号选育与研究;高产、优质、耐旱、抗冻油菜新品种甘杂1号选育;优质油菜新品种及高产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


“陕油28”兴平机收现场

董振生教授(中)和油菜研究团队成员

在试验田里工作



苹果

赵政阳教授


  赵政阳,男,园艺学院教授。2007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学博士学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苹果试验站首席专家。赵政阳教授团队历时10余年选育的苹果新品种“秦月”,已经通过陕西省果业局组织的专家现场鉴定。“秦月”果实呈圆形或长圆锥形,大小均匀,果个与嘎啦苹果接近,果实外表鲜红,果肉黄白色,肉质细,极脆,汁液多,酸甜适口,较耐贮存。

  “秦月”在渭北高原南部地区8月底成熟,渭北高原中部地区9月上中旬成熟,采收后刚好赶上中秋节和国庆节。专家组认为,“秦月”填补了陕西苹果嘎拉品种之后的中熟空白,是一个优良的中熟苹果新品种。 “秦月”是赵政阳教授团队自主选育的又一个苹果新品种,此前选育的“瑞阳”“瑞雪”皆为晚熟品种,“秦月”的问世将为满足陕西苹果产业更新换代增添新的选项。




西甜瓜

张显教授


  张显,男,园艺学院教授。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农业部瓜类品种鉴评委员会委员。张显教授团队研制的农大甜5号甜瓜,于2017年4月获得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

  农大甜5号系杂交一代厚皮甜瓜品种。种子中等大小,千粒重33克左右。出苗后子叶肥厚,下胚轴粗壮,幼苗健壮。植株生长势强,叶片较大,叶色黄绿,肥厚,低节位叶片叶缘较圆,高节位叶片缺刻较深。叶柄向斜上方直立,植株开展度较大。雄花两性花同株,两性结果花主要着生于子蔓或孙蔓。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4天。幼果浅白绿色,成熟果皮白色透亮。果实成熟后不落蒂。果实椭圆,果面光滑无棱。果肉白色,厚约3.8厘米,肉质松脆多汁,风味清香,含总糖7.10%,维生素C 19.5mg/100g.平均单瓜重1.3千克。坐果性好,商品率高,耐裂果,耐贮运。中抗白粉病,抗蔓枯病、霜霉病等。




水产

王高学教授


  主要从事纳米载药和天然产物及渔用原料药创新创制领域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其中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主持陕西省科技攻关、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及横向课题等10余项;参加国“863”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星火计划1项。共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0多篇;出版专著4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4项。

  纳米载水产亚单位高效浸浴靶向疫苗突破了渔用注射疫苗不能大规模免疫的技术瓶颈,极大推进渔用疫苗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进程其中草鱼出血病亚单位纳米靶向二联浸浴疫苗等鲤、石斑鱼、鳜鱼、鲈鱼的病毒性疾病的纳米载基因工程靶向浸浴疫苗已经具备新药证书申报阶段;纳米载抗病毒浸浴靶向药物能够解决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加州鲈鱼弹状病毒、鲑鳟鱼类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等对稚鱼造成大规模死亡难题,同时能够实现草鱼、对虾等水产无特定病原携带苗种(SPF)的大规模生产;合成的5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和4种木脂素类化合物不但对弹状病毒有特效,而且对罗非鱼链球菌病、鱼的烂鳃病以及小瓜虫、指环虫均有显著的效果,具备申报国家一类原料药的基础资料。


荧光标记碳纳米管载药

进入鱼苗体内分布


发明专利证书


资料收集:刘静蓉 闫珅

李赛楠 袁泓宇 景丽潇 叶雅芳

相关阅读

新时代@教育|西农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权威发布 | 一张图带你读懂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

西农发布|曲沟球轴承,一种全世界都没有的新型轴承结构!

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
 

网络编辑:景丽潇

     刘泽华

责任编辑:王 婷

终  审:郭建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